定制化设计一站式临时空间解决方案
高端产品行业领先进口生产线
核心技术装配式移动建筑系统
河医广场立交位于大学路、金水路、建设路、棉纺路交叉口,这里也是一个交通咽喉要地,早在七十年代,这里就是个广场,因为旁边是河南医学院,所以习惯称为河医广场,于是就有了河医广场立交的名字,当然现在大家都说河医立交或医学院立交,不再说广场,本文主要是想还原26年前的1994,于是文中还是称河医广场立交
河南医学院,是河南医学最高学府,后来升级为河南医科大学,2000年7月,院校调整,河南医科大学并入郑州大学,当时称为郑州大学东校区,再后来就称郑州大学医学院,直到现在,当时的河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,现在就是郑州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,在郑州大学五个附属医院中名列第一,这个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,河南人都简称郑大一,号称亚洲最大的医院,多年以来,郑大一周边的——大学路、建设路的交界路段,是郑州市最堵的地方。尤其在每年春节过后,路经此地的人们,会产生一种河南省一亿人民都汇集到这里的错觉。因为每年此时,正是郑大一附院单日门诊量最多的时候——最多时每天达到2万人。
虽然郑大一在东郊的东院区已经投入使用,减少了河医院区的人流量,但是这里依然堵堵堵,天天堵,所以金水四桥一路在河医广场修建立交桥,就显得尤为重要
当时有媒体说河医广场立交是四桥一路最大的一座立交,从规模上看,恰如其分,立交也是三层,一层是地面层,二层连接建设路、大学路、棉纺路、金水路四个方向,三层是大学路——金水路,金水路——建设路高架,三层还是个人字形,金水路北向南可通过立交三层自由前往大学路和建设路方向,便于城北的市民快速前往城南和城西
河医广场立交从94年6月开工,到12月建成,只用了短短180天时间,创造了新的郑州速度,按照规划,四桥一路工程施工范围4.2公里,累计线万平方米。可施工远比想象中艰难。当时建设者没有修建立交桥的经验,而河医广场周边,不像紫荆山、新通桥,甚至大石桥周围那么高大上,都是老破小居民区,每天还有很多到河医大一附院就诊的来自全省甚至周边省份的人员,人流、车流异常拥堵,管网设施很乱,没有图纸,只能先人工开挖试探,再上大机器,可挖断管线还是常有的事
经过半年的建设,到了94年的12月,河医广场立交和其他三座立交一起,具备了通车条件,很多按捺不住兴奋的市民,纷纷骑车或者步行上桥,这座立交因为是三层,加之周边建筑物较低,所以给人的感觉特别高,有很多市民在三层举目眺望,西边可以看到全国一流、河南最大的郑州商业大厦,东边可以看到二七塔上的红星,北边可以看到陇海铁路的旅客列车,南边可以看到郑州大学校园的法桐,这种感觉从来没有过,很多市民由衷地赞叹,郑州也有这么大的立交桥,很多郑州市民现在还记得,当时桥上的一幅标语——
时间已经过去26年,但是这句标语很多人依然记得,毕竟这是第一次有了“大郑州”的称谓,尽管当时郑州在全国的排名还很低,但是那年的郑州也有在全国比较靠前的,如92年郑州入选内陆开放城市,93年郑州成为全国第12个电线个县撤县建市,这在全国都是比较靠前的,5个县级市让郑州第一次有了城市群的概念,但是当时郑州在全国排名还是比较靠后,如周边省会城市中,山东济南、湖北武汉、陕西西安成为副省级城市,94GDP排名,郑州排名低于河北石家庄、山东济南、湖北武汉,仅高于安徽合肥、陕西西安、山西太原,所以在当时,能喊出大郑州的口号,实在难得
河医广场立交虽然通车,受当时条件影响,也有几个方面的遗憾,如二层是个断桥,直到2010年12月才与解放路立交牵手,可以直达二七广场
此外就是三层建设路方向只有下桥匝道,没有上桥匝道,建设路西向东的车流只能走二层匝道上桥,但是匝道狭窄,容易堵车,与之相反,三层东向西匝道车流很少,显得有些运力过剩,此外就是棉纺路方向只能下不能上,棉纺路西向东只能走一层,容易造成拥堵,不过这个问题2018年9月已经解决,棉纺路也可以上桥了
这座立交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金水路方向的车流,二层三层车道充足,正可谓金水四桥一路
河医广场立交三层是人字形高架,正可谓大写的人,大气魄建设大郑州,这张图是2005年拍摄,下面的转盘已经瘦身好几次了
这一篇是金水四桥一路杂谈的最后一篇,让我们从高处看看这四座立交和一条高架路吧,26年过去了,26年前你在干什么,26年后的现在你又干什么,我感到的却是时光如水,岁月如歌,当时郑州难得一见的立交,如今到处都是,上天入地,大家都有车,郑州也已经成为国家中心城市,GDP在周边省份仅落后湖北武汉,这就是郑州,大郑州估计快建好了,加油GOGO体育
返回